近日,2022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查询新闻报道,诸多省、市、县在组织收听收看这场会议后,随即通过各种形式部署贯彻落实措施,强调坚定不移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各地高关注度的背后,是医改这个新时代的必答题日益凸显。加快解题进程,不仅事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更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该参与的各方都参与进来,尤其是各级政府加强医改工作统筹、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在往前冲的同时,也在建设着更加美好的中国。
医改的节奏更快
医改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始终是中国人高频点击的关键词。这些点击鼠标的手指,既来自预约诊疗的患者、开出处方的医生,也来自卫生健康、医保、药监、世界杯202212强赛程表 药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作为医改的一面旗帜,福建省三明市在2021年挂上了“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的牌子,承办多期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和多个省、市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培训班,接待医改考察团251批次。人来人往当中,三明医改的经验也更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眼前。
“三明医改紧扣三医联动,从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表象问题入手,进而解决医疗行为与医学本质不吻合的根本问题,彻底改革不合理的政府管理体制、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改变医院的运行机制。”至今,三明医改政策设计的参与者、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詹积富仍精力充沛地给各地参访的人员上课,通过对改革路径的梳理让人读懂三明医改的内在逻辑。
这个逻辑的核心归纳起来,就是医改要“十个手指头弹钢琴”,不光患者、医务人员要参与,负责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医院人事制度的部门也要参与进来,在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统计发现,各地加强医改组织领导,积极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绝大部分省份由书记或省长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落实“一把手”抓医改责任。
医改被摆上“高位”,因为涉及的是复杂的利益调整,直面的是“硬骨头”般的问题。成功解题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力度,最终呈现为“真抓实干”。
拉出2022年医改的任务清单,加大三明医改经验推广力度、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21项工作,每一项都沉甸甸,涉及数量众多的利益群体。
比如,解决人事编制制度问题。在国内很多地方的医院,受限于编制数量有限,引不进急需的医学人才,儿科、妇科、麻醉科等领域尤其存在短板。对此,多年前,河北省唐山市就开始探索改革,以编制备案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在核定公立医院人员备案数、改革期间人员过渡、公立医院定编定岗、用人自主权等方面做细做实,真正给公立医院松绑解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看到,医务人员比往常更辛苦、更累,也了解到许多医院的生存比往常更为艰难。在财政补助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既是对医务人员应有的尊重,也能更加鼓励他们凭劳动取酬、用技术吃饭,进而防止过度医疗,最终带来的是医生更有职业自豪感、患者的整体费用负担减轻。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累计进行3次调价,共调整6类531项医疗服务价格,同时在公立医院创新实施综合效能积分考核法,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622”绩效分配政策,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年薪分别增长7.71%和6.63%。
显然,随着各地解题的“手指”更加灵活有力,医改的节奏更快、步伐更稳,对成效的要求也更具体。
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
从2017年开始,国务院通报上一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全国共有上百个地区被评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2022年,这一通报首次变更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三明市、唐山市、台州市等10个地方登上了荣誉榜。从获得表彰的地区数量可见,深化医改逐渐形成了星火燎原的态势,在全国层面结出了累累硕果。
最新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为84.7亿,比上年增加7.3亿人次(增长9.4%);入院人次为24726万,比上年增加1713万人次(增长7.4%)。在医疗服务量增长的同时,患者医药费用总体稳定,波动较小,其中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更是出现了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6.9/10万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5.4‰下降到5‰。
这些数字,与国内诸多地方的改革相衔接,有着因果联系。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边境省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挑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巨大。为此,该自治区启动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投入430.3亿元,建设项目3022个,持续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在靖西、凭祥、东兴3个边境县级市投入5.15亿元,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
广东省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该省提出的对策是布局建设5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安排高水平医院一对一紧密帮扶欠发达地区5家医院,提升薄弱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医联体建设,全省组建74个城市医疗集团、428个专科联盟、121个远程医疗协作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安排73家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紧密帮扶113家县级公立医院,推动粤东、粤西、粤北的70个县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崇明区地广人稀,长寿人口密集,老龄化严重,曾一度存在百姓“就医成本高、医疗可及性差”的问题。对此,崇明区近年来在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上下功夫,组织区内4家区级综合医院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世界杯202212强赛程表 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三甲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开展同质化管理,充分发挥市级派驻专家带教作用,用名医工作室、全科医生轮训等方式促进崇明本土医生成长。
可以看到,从防疫抗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到医生培养,每一项医改动作都推动着老百姓的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
需要更大的改革魄力
经过多年探索,医改的理念、原则和路径早已明确。在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的同时,“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福祉”被反复强调。2022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更进一步释放了决心,强调“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短板、强基层、建机制,巩固和扩大医改成效,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方方面面的信息汇总起来,已然指明医改正往纵深走,面临的难关更多,需要的改革魄力也更大。
福建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聚焦解决看病贵问题,完善药械采购机制,开展大型医用设备省级集中采购,两年来节约4.6亿元,今年将选择40种药品、5类耗材开展第三批省级集采。该省落地实施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布局建设三明等首批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开展“移动医院”巡诊、千名医生下基层等活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
医改不仅要让老百姓获益,也要让医务人员受到激励。天津市成立市级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11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积极承担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并建立了以京津冀为基础、全国28个省级单位参与的“3﹢N”医药采购联盟新模式。
在这个新模式中,260个品种的药品、8类2959个品种的医用耗材被挤出了价格水分。省出来的钱,除了让利于患者,还该怎么用?“落实结余留用政策,累计向医疗机构拨付资金28亿元,对支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如此作答。
从医改这个窗口,还可以看到医院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例,该院全面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人均住院费用逐年降低;稳步推进人事及薪酬制度改革,2021年人员薪酬固定部分占比为46%;改革探索完善卫生技术分类评价体系,秉持以德为先,坚持“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推行代表性成果认定,强化过程评价,促进人才差异化发展。该院还与省外的两家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派驻专家骨干、平移关键核心技术、启动“卡脖子”攻关项目,为患者合理就医创造实实在在的条件。
医改在突破中带来了新时代的红利,这是对人民期盼的积极回应。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明确,将进一步推进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调动各地深化医改的积极性。
更多健康资讯请点击医药头条,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2012-02-28
2012-02-28
2012-02-28
2012-02-28
2012-02-28
2012-02-28
2012-02-28
2012-02-28
2012-02-28
201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