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疾病的预防、诊断到治疗都离不开高质量的诊断解决方案。诊断影响着70%的临床决策,它的价值正受到空前的关注与认可。今年,人民好医生重磅推出“诊断的价值”系列专家访谈节目,共同探讨、分享并揭示诊断在疾病全周期管理中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强健的骨骼是支撑生命健康的核心,而骨质疏松则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核心的稳固性,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相关疾病的防治之路任重道远。那么,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骨质疏松?如何定期评估骨骼健康水平?诊断对于骨质疏松的早诊早治具有哪些价值?
在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来临之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宋纯理、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梅做客人民好医生“诊断的价值”系列访谈节目,共同聚焦“防治骨质疏松,远离健康隐患”话题,为公众全面科普骨骼健康管理相关知识。
警惕“沉默杀手”远离健康隐患
“骨质疏松属于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又危害巨大的疾病。”李梅指出,“骨质疏松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若不及早发现并治疗,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骼疼痛、骨骼畸形,患者容易在轻微外力下骨折,甚至可能引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疾病风险。”
宋纯理强调:“老年人群是骨质疏松的重点高风险人群之一,一般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此外,绝经后女性也需要格外关注骨质疏松症,由于雌激素对骨骼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女性在绝经后五年的雌激素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导致骨量迅速丢失。除了这些高风险人群,如果出现了驼背、身高减少四厘米以上也需要引起注意,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实现早诊早治。”
重点人群定期查科学有效筑防线
哪些检测能够助力我们在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及时筑起骨骼健康防线呢?李梅介绍:“除了大众比较熟悉的骨密度检测之外,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TMs)检测也是重要的评估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见微知著’。”BTMs分为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常用的指标包括PINP、β-CTX、OC、b-ALP等。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早期了解骨骼的生长和代谢状况、评估是否发生了导致骨丢失加速的骨转换失衡、助力预测骨折风险。
宋纯理建议:“骨质疏松的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BTMs检测与骨密度测定,以评估骨骼健康水平,尽早发现骨质疏松,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守护骨骼健康。”
近年来,BTMs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除了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外,其在评估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宋纯理介绍:“由于骨密度变化比较慢,通常不能及时反映患者的治疗情况,而BTMs能够快速反映药物疗效,在帮助医生及时、敏感地了解患者治疗情况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重视维D检测守护骨骼健康
在骨骼健康管理中,维生素D扮演着重要角色,缺乏维生素D将增加骨质疏松、肌少症、跌倒和骨折风险。“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因此,在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必不可少,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李梅强调,“需要注意的是,在补充维生素D时,要结合自身情况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补充,过低和过量都是不利的。建议大家在补充前到医疗机构检测维生素D水平,也就是25羟基维生素D,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
“骨质疏松是可治可防的,公众一定要加强骨质疏松防治意识,积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补充营养、合理膳食、禁烟限酒、保证充足的日晒,并坚持运动。”宋纯理呼吁道,“与此同时,大家还应重视骨质疏松的早期筛查。包括中老年人在内的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骨转换生物标志物和维生素D检测不容忽视。对于普通人群,建议将维生素D检测纳入常规体检,尽早发现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并进行早期干预,将骨骼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4-04-20
2024-04-20
2024-04-20
2024-04-20
2024-04-20
2024-04-20
2024-04-20
2024-04-20
2024-04-20
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