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疾控发文提示:每年自3月下旬开始,手足口病疫情就逐渐上升,4-6月份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应做好手足口病防控。
作为全球性传染病,手足口病于1957年在新西兰首次报道存在,于1959年提出以手足口病命名。据了解,我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一直居法定传染病前列,自1981年在我国出现以来,已多次大规模暴发或流行。2008年,我国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全国法定传染病丙类病例报告管理,从那以后,基本上每年全国都有上百万宝宝得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1-2岁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由于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因此,做好手足口病防控至关重要。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哪些?
最易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类型是比较多的,其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有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以及柯萨奇病毒B型。当患儿出现疾病相应症状时,如皮肤瘙痒、疱疹、发热等,应及时前往医院的小儿内科或者感染科就诊。
1、柯萨奇病毒A组:该病毒属于传染性较强的一类肠道病毒,主要是经由呼吸道以及消化道对人体造成感染的病毒,在病毒进入机体后,可短时间内流行。它属于一种肠道感染性病毒,好发于幼儿。当受到该病毒感染后,可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疱疹,并伴有瘙痒、发热等症状;
2、肠道病毒71型:该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好发于幼儿,感染此病毒多考虑可能与幼儿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或者是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而且该病毒为耐热的病毒,可导致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失衡,从而可能会使患儿身体多个部位出现疱疹及瘙痒症状;
3、柯萨奇病毒B型:该类型的病毒容易侵袭免疫力低下的幼儿或者是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幼儿,具有较强的感染性,是临床上诱发手足口病最为常见的肠道病毒之一。当感染该病毒后,可诱发手足口病,从而可能会出现低热或身体局部皮肤起疱疹的症状。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分五期,具体如下:
1、手足口出疹期,主要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如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病例表现为仅有皮疹和疱疹性咽颊炎。还有的病例可没有皮疹,此期属于手足口病的普通病例,绝大多数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神经系统受累,主要是表现神经系统的损害,多发生在病程的1-5天之内,表现嗜睡、精神差、易惊、头疼、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乏力、颈强直等,脑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是手足口病重型病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3、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的五天,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发花、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异常,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4、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会出现临床心动过速或者是过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者是休克,多发生在病程的第五天之内,属于严重的脑功能衰竭,表现有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的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和中枢衰竭,此期是重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5、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物质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留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2020-12-22
2020-12-22
2020-12-22
2020-12-21
2020-12-21
2020-12-21
2020-12-21
2020-12-21
2020-12-21
2020-12-21